健保署:大醫院門診減量2%,有13家醫學中心達標,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為落實分級醫療,衛福部從今年7月起推大醫院門診減量2%,90家大醫院中有70家達標,其中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達標。未達標部分健保不予給付,預計減少給付1.33億點。

健保署從今年7月1日起區域級以上醫院須門診減量一年減2%,以初級照護、輕症、穩定慢性病人為主。醫院若減量目標沒有達標,未達標部分,健保不予給付。

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7到9月,90家區域級以上醫院中,有70家達到減量2手機資料救援%標準,達成率77%。其中醫學中心19家有13家達標,達成率68%、區域醫院71家硬碟救援,有57家達標。

科技日新月異,人們對於電腦的依賴越來越重,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3C用品,也開始無法捨棄3C產品,習慣使用之後,我們會將許多資料都存在這些3C設備之中,例如:MP3播放器內的音樂檔案、光碟內的遊戲檔案、記憶卡中的照片檔案、隨身碟中的報告文件檔案等等,我們在這樣的生活中已經習慣,我們一值以為存放在這些3C產品中的資料,會一直存在保留到永久,但其實只是未曾想過這些資料都會有一天可能遭遇損壞或無法使用,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們往往都需要請求資料救援的協助,也有可能未曾使用也造成3C產品的故障,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資料不會消失,如果資料真的很重要,我會建議直接多備份幾個,甚至是存放在網路雲端中,這樣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否則只要損壞,資料救援也無法保證所有資料都資料救援能救到,不過現在軟體有越來越厲害的趨勢,我們可以應用這些更新且強大的軟體設備,來加強我們資料救援的能力,相信未來修復的程度跟完成度也會越來越高。

達標的13家醫學中心包含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新光醫院、亞東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總、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等。根據健保署統計,門診減量 2%未達標的醫院,估計約1.33億點(1點約新台幣0.9元)不予給付。

當發生檔案刪除、遺失、損壞的問題,請不要慌亂,並且務必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再對硬碟做任何的寫入操作:因為沒人知道寫入的新資料是否恰好覆蓋遺失資料在碟片上存放的位置。造成資料損毀,有可能再也無法救援遺失的檔案。
2.不要進行磁碟重組:因為一旦重組磁碟,檔案在硬碟中存放的位置將會發生變化。重組移動的檔案位置有很大可能覆蓋到部分或全部的被刪除檔案的叢集位址。造成檔案無法被救援。
3.在資料救援的過程中,搶救回來的資料應當儲存到另一個硬碟分割區或其他外置存儲裝置上,避免覆蓋自身叢集位址或其他尚未救援的資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