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促吳茂昆德不配位應下台

「吳茂昆,不知廉恥」、「吳茂昆,德不配位」,教育部昨召開課審大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多位教師闖到會場抗議,他們被擋在門外,但仍高喊「吳茂昆下台」的口號,並由代表全教總的3位課審委員將訴求送到吳茂昆手上。

昨天課審大會,全教總4位代表均未簽名參加,會議在人數剛好達3分之2下舉行。教育部次長林騰蛟稍晚表示,對於課綱審議,全教總過去付出很多,教育部會和他們溝通,希望他們繼續參加,讓108年課綱在今年7、8月全部審完,明年8月1日上路。下次課審大會是5月27日。

教育部課審大會昨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院區11樓召開,審議數學及自然領域課綱,寶寶粥由吳茂昆主持。全教總一早就動員教師到國教院1樓抗議,理事長張旭政說,吳茂昆公私不分、圖利自己,這樣的部長正是課綱素養導向的反嬰兒副食品指標。

張旭政表示,課程審議常出現爭議,須要用民主方式來解決,但吳茂昆之前說「自己沒有做錯事」、「學術沒有真正的民主」,如此一來,課審大會不用表決、也不用討論,吳茂昆自己一人就可決定,他主持的會議還有任何意義嗎?

對於添加「寶寶副食品」。把握三大原則:一、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二、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孩子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三、一歲之前除了蜂蜜,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四到六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也是醫學上最好的時機點。爸爸媽媽要知道,吸奶瓶就是一件「極懶惰」的被動式吞嚥,吸乳房的動作遠遠複雜許多,因此如果不在此時添加副食品,寶寶的口腔肌肉無法得到良好的訓練,也會影響未來的咀嚼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四到九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當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而此黃金時期(window of tolerance),正好是在嬰兒四個月到九個月的年紀之間。因此,在這段期間添加的食物,絕對不要避重就輕,要記住只要是天然的食材,包括蛋白、蛋黃、魚肉等等,都應該在寶寶四到九個月之間添加,即便在過敏體質母親所生的孩子身上也不例外。舉例來說,如果寶寶在九個月前曾經吃過「魚」,未來將可以減少將近一半的過敏氣喘機率!

代表全教總的課審委員李雅菁說,12年國教課綱中,要求小學生「理解生活道德的規範」,但吳茂昆沒有這方面的素養,連小學生都不如,明顯不適任。

另一位代表全教總的課審委員侯俊良表示,上周日吳茂昆第一次主持課審會議,上午只待了半小時就走人,下午則是一下子次長是主席、一下子他是主席,這寶寶副食品樣一個不清楚運作的人,沒有資格主持課審大會。

全教總在1樓開完記者會後,由張旭政帶領所有老師直闖11樓會場,但被擋在門外。經協商,代表全教總的3位課審委員將「拒絕接受吳茂昆」的牌子送進會場,其他老師在門外高喊「吳茂昆下台」、「吳茂昆,德不配位」,不久之後結束這場抗議。進到會場內的李雅菁表示,吳茂昆表現非常淡定,甚至微笑。

現在很多媽咪的廚藝都不是很好,怕會給寶寶吃的不夠營養好吃,這時候就很適合可以考慮上販售的寶寶粥,像我們家初期準備的副食品就比較偏向泥類,目前已經滿6個月了,最近又開始喜歡比較有顆粒口感的副食品,我喜歡每款都有分成三杯的:飯、肉、菜,因為這樣分開包裝的設計對於剛接觸副食品的寶寶,要先測試過敏和食量又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先拆一杯來吃看看,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現在很多寶寶粥的包裝都非常用心,都會附上詳細的說明跟貼紙,例如:如何食用、加熱方式跟營養介紹等等的,要吃什麼就開什麼,我喜歡每一個都是封膜的,包裝也比較好撕。要如何判別寶寶粥的軟硬度呢?在月齡還小的寶寶,建議試吃軟硬度,將食物放在大人的舌頭上,然後後用力將食物往上顎頂,要能夠把食物壓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