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自種的有機蔬菜,竟排出蟲蟲?南投有位7旬阿嬤家中栽種有機蔬菜,沒有使用農藥,但近日家屬在阿嬤的便盆裡發現糞便中有不明生物在蠕動,擔心是寄生蟲,趕緊將生物打包帶至醫院求診,醫師查看發現糞便中蠕動的是蛞蝓,不可能在人體內存活,初步研判應該是自行爬入便盆中,經醫師解釋後家屬鬆了一口氣,帶阿嬤平安返家。
南投醫院感嬰兒副食品染科主任廖嘉宏說明,蛞蝓本身沒有毒性,是蛋白質,而人體的胃酸會消化蛋白質,因此不太可能從肛門排出活體蛞蝓。
廖嘉宏煮出,大部分的腸道寄生蟲感染人體的途徑多從口入(例如不良的飲食習慣、生吃、生飲或飲食前未確實洗手)或從皮膚穿入(經由汙染的泥土中穿入皮膚)進而寄生在人體。若感染一般腸道寄生蟲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吐、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失眠、肛門癢等症狀;感染阿米巴原蟲的患者則可能會出現間歇性下痢或便秘、腹部不適,若出現症狀,可主動至醫院求診。
目前最新的寶寶副食品添加概念是少量多樣化的副食品刺激,直接跟著大人一起吃,而不是單一食物連續給好幾天。比如說,今天餐桌上有紅蘿蔔,就用湯匙壓爛,或剪碎,就可以直接餵入寶寶的口中了。若今天還有煮豆腐,一樣剜一小匙,也是直接塞給寶寶吃一口。一天不管給幾種食材都可以,重點是量都不要多寶寶粥,一兩口就好,也不要每餐都吃一樣的食物。寶寶如果吞下去,拍拍手,不一定要再追加;寶寶如果吐出來,桌子擦一擦,也不需太過沮喪,其實已經有一點點食物蛋白進入腸胃道,可以刺激免疫力成長茁壯了。如果你們是外食買餐的家庭,為了與寶寶分享食物,也會因此而變的特別謹慎,挑選健康的店家購買食物,這樣全家人反而會因為寶寶的出生,而一起變健康!當寶寶出生之後,請全家人一起配合吃健康的食物,不要讓寶寶看著餐桌上的炸雞薯寶寶副食品條,零食飲料,重鹹重糖,又不能吃,這就失去了我們輕鬆育兒、健康育兒的初衷。我們的目標是寶寶八個月大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嚐過所有山珍海味,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魚、肉、雞蛋、澱粉類等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兩口就停,不要追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
醫師也提醒民眾,飲食盡量以熟食為主,並經常洗手保持衛生,飲水煮沸後再飲用,蔬菜水果等食品使用流動的水確實清洗。
父母本身如果有過敏體質、寶寶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一歲之前除了蜂蜜,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把握少量多樣化。每個孩子體質不同,但大部分的醫師都建議在孩子四到六個月時給予嬰兒副食品,把握黃金時間,最晚不要超過六個月以上。寶貝在出生四個月後通常會發出訊號給爸爸媽媽,這些都是可以代表他可以接受副食品的跡象喔!千萬要記得喔!
1、討厭喝奶
2、按照以往的作息時間喝奶,但總感覺吃不飽,又很快就餓
3、開始對大人食物有興趣、流口水,寶寶一直盯著你的食物看,表示有興趣了
4、給予食物時,身體會向前、嘴巴會張開
5、長牙了
6、控制頭部的能力很不錯、已經可以稍微坐著或是扶著坐著
以下其他兩個觀念給爸爸媽媽參考
1、BLW(Baby Lead Weaning)寶寶主導斷奶 – 不由大人主導餵食,改由孩子自己抓取食物吃。因為是食用食物的原形,所以爸媽需要特別注意要會分辨Choking[噎到]跟Gagging[嗆到]。如果孩子是噎到,那必須盡快施行哈姆立克法排除異物避免窒息。
2、跟著大人吃- 大人吃甚麼孩子就吃甚麼,好處是不須另外準備。但如果是外食為主需要特別注意食物調味(例如鈉含量),避免負擔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