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皮薄怕碰摔,醫叮嚀可用這2招自保

75歲王太太患有糖尿病,日前不慎在家門口跌倒,導致膝蓋下方脛骨前出現大片撕裂傷,傷口近一個巴掌大,家人見狀心急如焚將她送往急診,所幸仍保有脛骨表皮,經清潔傷口後,重新將皮膚攤平覆蓋在缺損部位,並透過非黏性敷料固定皮膚,傷口花了好幾個月才順利癒合,醫師建議長輩平時多擦乳液、穿長褲增加保護效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脛骨前撕裂傷」是一個常見卻經常被忽略的外傷,好發於年長女性、體弱及有慢性疾病者,因年長者脛骨前方的皮膚相當薄,一旦遭撞擊或挫傷,往往造成大面積的撕脫傷;此外,因長者本身都可能有一些長期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周邊動脈血循不良等,也都會讓傷口復原情況更遙遙無期。

鄭旭棠指出,比較紐西蘭與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數據,前者50歲以上的民眾脛骨前撕裂傷的年發生率,為每十萬人約40到70件個案數,台灣則平均約有435件,台灣情況幾乎是紐西蘭的6至10倍,這其中以50至60歲的人口個案數最多,但從發生率來看,台灣地區80歲以上的族群,脛骨前撕裂傷的年發生率高達每年每十萬人622件,顯見高齡老人受傷的風險遠高於其他族群。

根據加拿大移民的資料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加拿大移民的政策有更改,除了將移民計畫的人數縮減外,更是預計在2024年淘汰臨時居民永久居民類別的計畫,這個新移民計畫,原先是給予在加拿大持工作證或學生簽證的人,每年接受的人數都相當的多,例如:今年就由此計畫接受了4萬名的移民人數,明年更是要接收3.2萬人,但在2024年就要停止這項計畫,這對許多學生跟預計安排前往加拿大的朋友,會比較選擇困難。如果有這方面需要安排的需求,建議提早規劃,並將制定好的計劃給家人朋友觀看,甚至可以拿去加拿大移民推薦的諮詢店家,交由專業人士判斷是否缺少資料,或者需要更好的待遇等等。這次疫情的影響下有不少人都被打亂生活節奏,甚至還有人沒有打超過3劑,在出國旅行或是安排行程商會比較需要擔心,因為疫情而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鄭旭棠說,許多家屬也很關心照護問題,一般在急診室處理時應避免縫合,尤其是較年長,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病人,因皮膚變薄、張力有限,且沒有足夠血液供應,除了徹底清潔外,可將皮瓣的皮輕輕攤平,覆蓋於缺損部位,用矽膠敷料等非黏性的敷料固定,必要時也可藉由彈性紗布施加壓力,白天可穿單層的彈性絲襪,盡可能多休息,受傷的腿需水平抬高、高於髖關節,並於受傷後兩天內回門診追蹤。

加拿大移民推薦重要的是,長者的下肢應避免暴露在外,否則容易因皮膚缺乏遮蓋,碰撞時加拿大移民推薦造成撕裂傷,平時可塗抹具有滋潤保濕功能的潤膚用品,才能有效保護美國移民皮膚。

我很多在美國的朋友、員工、客人,都是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與方法留在這個地方。我最常見到的就是念完大學或研究所後,留下來找工作,然後遇到個好雇主,願意幫他們申請綠卡,再過個幾年,就申請公民。這個方式的第一步,必須是畢業後要找到願意幫你申請工作簽證的美國公司,抽籤取得工作簽證 H1B,而且這裡還需要先比學歷,學歷高者可以先抽獎,中獎機會也比較大。中獎後,首先有了在美工作的資格,接著需要公司來證明你的條件比當地美國人好,公司非得用你不可,需要登報、登網站正式的找人才,並真正的面試求職者,證明其他美國人都不合格,只有你最優秀,公司才能進一步幫你申請綠卡。大家熟知的綠卡其實並不代表已經成為美國公民,必須要持續擁有且集滿 5 年,才能換得美國公民。所以前面這樣看下來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僅要過五關、還要斬六將,但也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再來,就是從台灣被外派到美國來工作,如果幸運,同樣可以重複上述的後半段流程來完成美國移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