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墊樂園色彩繽紛,孩子迫不及待爬上爬下溜滑梯,但家長多半不知道,這樣好玩的設施,國內竟無法可管。
根據靖娟基金會調查,推擠受傷是孩子玩充氣式設備,最常受傷的原因,包括沒有妥善固定設備,防護墊不足可能導致撞傷,沒限制使用人數,造成推擠絆倒,以及充氣不足設備塌陷,嚴重甚至可能讓孩子骨折或窒息。
我發現一直以來,有很多媽媽都把時間精力投注在製作寶寶副食品上,然後自己則是吃得亂七八糟,沒把自己照顧好,幾個月下來心情當然鬱悶,甚至產生憂鬱症。如果是用一條龍的作法,同樣花了時間在廚房,但你忙完之後(而且絕對不會比傳統製作副食品的方式更忙),是做出你跟全家大小都可以吃的料理,超簡單又健康美味。如果是特別製作副食品給寶寶吃,我們很容易過度站在寶寶的立場,去設想他適合吃什麼、愛吃什麼,畢竟要做就做確定他肯吃比較保險。但這樣迎合寶寶的思維,容易不自覺先入為主幫孩子排除掉一些食物,不敢貿然挑戰他們的味蕾,讓他們接觸的食材廣度受限。一條龍是站在全家人都要吃的角度去思考菜色。從大人的視野,想吃跟能吃的食材肯定更多元,寶寶跟著吃的話,自然會嘗試到更多食材、攝取更多營養。舉個例,做副食品時,大概很少媽媽會刻意放蔥。但如果是一條龍料理,當我做野菇燉雞時,也加了日本大蔥讓湯汁更甜,煮好後,我就順手剪一點大蔥給小孩嚐嚐看。反正不是刻意為他準備的,他嚐了覺得喜歡,就讓他多吃幾口。不喜歡?無所謂,之後有煮再試。而在這隨意的過程中,弟弟就接觸到一種新食材,不是很好嗎?
先前也發生過不少案例,像是孩子在寶寶粥氣墊樂園上被絆倒導致骨折,或是人數過多互相推擠受傷。
靖娟基寶寶副食品金會呼籲,政府應加速修訂CNS檢驗標準,納管操作設備的技術人員,也要明訂主管機關和罰則,才不會讓嬰兒副食品孩子暴露在風險當中,甚至出了意外沒有人願意負責。
一般我會推薦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但如果有食安疑慮的媽咪們可能會想自己製作,但是食譜不僅有點複雜,還要花很多時間去熬煮,所以現在市面上就有很多寶寶粥,種類繁多,大小品牌都有,那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我們可以利用以下這些小技巧來選購一款安全又適合你家寶寶口味的寶寶粥。首先我們在選擇寶寶粥的時候要注意成分、包裝型態、調味、安全標準跟口感條件,根據不同的月齡和使用場所,選購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先看看寶寶粥的不同包裝方式,像我們平常帶寶寶外出如果要另外帶一個容易很不方便,還難找到地方清洗,所以外出我會選擇用塑膠瓶或罐頭裝的寶寶粥,食用起來會比較方便,有些罐裝寶寶粥裏面會附一次性的湯匙,媽咪們不用再費心準備餐具,不需要清洗使用過的湯匙,真的會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