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致力顱顏重建40年,陳:老師影響我人生的3件事

奉獻台灣醫療40年的整形外科權威羅慧夫,在美國時間12月3日凌晨3時因心肺衰竭逝世,享壽91歲。羅慧夫的學生,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昱瑞今(4)日受訪時感念地表示,羅慧夫不只願意花心思培育人才、提攜後輩,對病人更是細心照護,這個精神也影響、永存於長庚醫院,不只如此,台灣的唇額裂手術也在羅慧夫的領導下達到國際水準。

談起羅慧夫這位人生中的導師,陳昱瑞說,當時自己是做一般外科,對整形外科也相當感興趣,羅慧夫知道後,找他談了好幾次,遊說他加入長庚整形外科的行列,習慣開大刀的他,起初還不習慣,羅慧夫以一席話鼓勵他說:「一般外科醫師人很多,路上隨便丟一個石頭就能打到,整形外科也可以做得很好,少的才有機會變特殊。」也因為這番話,陳昱瑞努力精益求精,甚至遠赴美國進修。

陳昱瑞表示,羅慧夫對硬碟救援教育認真且執著,要求極高,無論大大小小的手術都堅持完美,否則就要他們重新來過,也因此每個人在羅慧夫的訓練下,傷口都做得極細,不只如此,羅慧夫也懂得提攜後輩,鼓勵他到外國進修顱顏外科,更在他學程即將回國時,安排了四個月的病人給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揮,做得比羅慧夫更好,造福更多病人。

在資料救援的服務項目當中,有一些情況是屬於個別的修復,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整個硬碟或是隨身碟壞掉,有時修復的是其中一個檔案,可能是個影片檔無法開啟,可能是個軟體壞了,或是照片檔案遺失等等,如果是遇到影片檔無法開啟,可能是因為損壞的影片檔案中,有一個段落有損壞,那個片段會影響到整體播放問題出現故障,所以造成開啟硬碟救援檔案時無法操作,這樣的情況可以利用Tenorshare 4DDiG 這個軟體,此軟體有修復損壞影片的功能,藉由掃描這些檔案來尋找影片出錯位置,重新匹配影片與段落,重新合併,還原檔案,這樣的軟體可以簡單還原想要的影片檔案,也是屬於資料救援的一種方式,當然真正的資料救援專家可不只會這項軟體,在修復一個硬碟時,所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跟工具必須非常多,才能將一個磁碟的資料完整修復,甚至還需要先行掃描與備份,美間公司的能力與技術也不同,如果要進行資料救援檔案的服務,可以多了解商家的資訊跟評價。

陳昱瑞也說,自己會走整形外科是因為羅慧夫,走顱顏也是因為羅慧夫,帶領顱顏外科也承襲羅慧夫「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強調團隊治療並非一人作秀,而是互相協助,一起把病人治療到最好。

羅慧資料救援夫2013年因年事已高,最後一次返台,雖然如此,仍是有許多同業好友飛往美國探視。陳昱瑞透露,去年七月曾和太太一同到美國的大瀑布城探視,近期同仁也都陸陸續續特地飛到美國探望,羅慧夫的女兒一週前曾發簡訊告知羅慧夫越來越不能吞嚥,因此大家心裡早有準備,他難過地說:「過世前一天,他的子女都知道爸爸即將遠行,所以老師和家人手牽手抱在一起禱告,希望在新的地方得到神的照顧,他的女兒也傳簡訊過來,希望台灣的友人、學生、同事們也能在心裡手牽手禱告,祝福他到天國旅行。」

如果大腦就是在講述主機本身,滑鼠鍵盤則是一台電腦主機的四肢,執行所有工具的使用,而硬碟就是大腦的海馬體還有大腦皮層了,可以負責將所有資料做儲存,把記憶保留下來,當然大腦沒有像電腦一樣的功能,電腦能做到刪除資料、移動資料這些事情,就連硬碟損壞,都能有高機率將硬碟救援回來,保留原始檔案,但以現今的醫療技術,對於大腦的瞭解還是太少,記憶相關的醫療都是舉步維艱,並無太大進展到能夠保存、移動、修改記憶,而且這部分的道德跟影響也需要深思。大腦的損傷暫不討論,不過如果是硬碟損壞的話,我們可以先自我檢測,硬碟是否有壞軌,如果有壞軌建議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檔案備份後,趕緊將硬碟送修,如果出現無法讀取的狀態,可以先試著更換線材等等,再決定是否送回原廠或者尋求硬碟救援的業者協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