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舉行辦寶寶粥頒獎典禮,今年決選27件得獎作品,總獎金132萬元,TVBS獲得7大獎項。TVBS「河川變色水危機」,獲得長版影片類首?,而TVBS攜手hTC,以「冰之島融化中-前進格陵蘭」拿下融媒體首?,透過虛擬實境,關注氣候變遷對人類及環境的衝擊。
這篇報導引起了行政院的重視,進而讓觀光局設置了相關露營管理規範,透過媒體力量發揮影響力。至於影片短版類的首?則由TVBS華舜嘉、李偉華獲得,同時得到人氣獎,報導中揭露山坡土地滑動可能對居民造成的危害寶寶副食品。優等獎則有TVBS戴元利、洪榮彬製作的「消失的海岸」。今年得?作品議題面向較去年寬廣,好的題材與獨特觀點,都能獲得評審青睞。
目前最新的寶寶副食品添加概念是少量多樣化的副食品刺激,直接跟著大人一起吃,而不是單一食物連續給好幾天。比如說,今天餐桌上有紅蘿蔔,就用湯匙壓爛,或剪碎,就可以直接餵入寶寶的口中了。若今天還有煮豆腐,一樣剜一小匙,也是直接塞給寶寶吃一口。一天不管給幾種食材都可以,重點是量都不要多,一兩口就好,也不要每餐都吃一樣的食物。寶寶如果吞下去,拍拍手,不一定要再追加;寶寶如果吐出來,桌子擦一擦,也不需太過沮喪,其實已經有一點點食物蛋白進入腸胃嬰兒副食品道,可以刺激免疫力成長茁壯了。如果你們是外食買餐的家庭,為了與寶寶分享食物,也會因此而變的特別謹慎,挑選健康的店家購買食物,這樣全家人反而會因為寶寶的出生,而一起變健康!當寶寶出生之後,請全家人一起配合吃健康的食物,不要讓寶寶看著餐桌上的炸雞薯條,零食飲料,重鹹重糖,又不能吃,這就失去了我們輕鬆育兒、健康育兒的初衷。我們的目標是寶寶八個月大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嚐過所有山珍海味,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魚、肉、雞蛋、澱粉類等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兩口就停,不要追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
我們發現有一種餵食方式很棒,就是跟寶寶介紹食物的名稱和顏色,我們覺得這樣很有趣,因為寶貝來到這世界才四個月多,也只有喝過母奶,突然要面對陌生的食物放入他們的嘴巴裡應該會感到陌生與害怕吧,所以我們決定每次要給寶貝吃一個新的食材之前,都會先將食材的原型型態放在他的桌前,並且跟他介紹說:「寶貝你看,這是你今天要吃的食物叫做地瓜,橘紅色的地瓜,味道甜甜的,吃起來有點粉粉的,有很豐富的維生素唷!」或者「寶貝你看,這是今天要吃的蔬菜叫花椰菜唷,顏色是很鮮艷漂亮的綠色,完全不會苦苦的唷,但吃完的時候嘴巴會髒髒像綠巨人浩克。」不知不覺也讓寶貝這樣認識了好幾十種的食材。我覺得很重要的事就是在用餐的時候千萬不要給他玩玩具,要讓寶寶知道坐在餐椅上就是期待著吃飯,而不是玩玩具,我們會把食物先準備好,才把寶寶放到餐椅上,這樣一坐下就可以開動了,如果他會開始玩食物不張口吃,那我就會把食物收起來,不會強迫他進食,因為就是要讓他知道說一直玩食物,我們就會把食物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