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友善雞蛋」前你應該要知道的3件事

你有想過你吃的蛋,都是怎麼來的嗎?

自2012年起,歐盟禁止境內農民以「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也掀起全球廢除「格子籠飼」的風潮,引發一場「雞蛋革命」。而近年來,有鑒於人人自危的毒雞蛋風波,及隨之牽扯出的嬰兒副食品衛生、人道等疑慮,讓台灣人也紛紛關注母雞的飼養方式及環境。

秉持著「善待母雞才有好蛋」的信念,台灣量販龍頭家樂福提出 4 大項「友善雞蛋承諾」,宣布將加入「雞蛋革命」,四項承諾包括今年底前,家樂福全國門市將設置「非籠飼友善雞蛋專區」;2019 年將推出一款「非籠飼-平飼飼養」自有品牌雞蛋;2020 年家樂福嚴選採「自由放牧」雞蛋,及目標 2025 年將全面提供消費者100%非籠飼雞蛋。

但在買「友善雞蛋」之前,你或許應該先弄清楚這 3 件事:

什麼是「格子籠」?

格子籠是將 2 到 4 隻母雞,關在只有約 A4 紙張大小的狹小籠子裡,生活起居都只限於這小小一方土地,而這窄小的空間迫使母雞們只能互相踩踏,無法展翅梳理羽翼。在「格子籠」有限的生存空間及惡劣的飼養環境下,飼主只能用藥物防治病蟲,在藥物殘留問題下,從而導致了去年的芬普尼毒蛋事件。

在台灣,「友善雞蛋」仍難敵傳統格子籠系統?

很多人常常會問說寶寶副食品應該要怎麼吃呢?一般來說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液體食物泥,第二階段為半固體副食品,第三階段是固態食物!食材包含了菜、蛋、肉類,不僅營養均衡,還能讓寶寶嘗試多樣化的食物,降低日後對食物過敏的機會。原則上建議四個月時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因為此時光靠母奶或配方奶粉的攝取,慢慢趕不上生長的需求(特別是鐵、鋅、蛋白質、維生素方面),有必要開始添加副食品來補充額外的營養素。4個月開始,建議可按副食品時間表這樣給予:穀類(米精、麥精、十倍粥)→蔬菜→水果→豆類→肉類→蛋類,食物質地則是液態(半流質、泥狀、糊狀)→半固態(質地粒子小但仍偏泥糊狀)→固態(塊狀)。另外美國小兒科醫師建議寶寶的第一個副食品是全脂優格,不但好吞嚥也有滿滿的益生菌對寶寶腸胃很好!副食品開始增加到一天兩餐時,早餐吃完後我會將買來的無糖全脂優格先退冰一下再加入水果(藍莓、草莓、蔓越梅等等)一起使用攪拌棒打碎,馬上就變成水果優格了!酸酸甜甜小寶貝都超級喜歡的。

根據《台灣動物新聞網》,「友善雞蛋」要得以開展,於蛋農、消費者及政府來說,都是充滿考驗。對於蛋農,首先必須面對台灣氣候與環境的考驗,因為台灣天氣潮濕又多颱風,除了不利於衛生控管外,放牧也將危及放牧雞的安全,可能造成蛋農損失。

由於台灣市場對雞蛋的需求量大,因此儘管「格寶寶粥子籠」產出雞蛋的方式是多?的不人道、其飼養環境又是多?的惡劣,友善雞蛋系統畢竟難以像傳統「格子籠」那樣大量生產雞蛋,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隨著成本的提高及供不應求,勢必會讓蛋價翻倍,屆時每顆雞蛋最高恐上漲10元左右。

「友善雞蛋」要普及,政府配套很重要!

根據《聯合新聞網》,家樂福樂觀看待這次雞蛋革命,認為雞蛋食安問題,不能只靠末端抽驗,而是應從生產系統源頭管理。

友善雞蛋聯盟更於《台灣動物新聞網》指出,縱然「友善雞蛋」目前仍有標示不清、衛生環境以及規模問題等疑慮,但這些問題皆可以靠管理技術克服。透過政府的配套及協助,民眾對於「蛋價」的憂慮,也會隨著友善雞蛋產業規模擴大、市場寶寶副食品需求量提升,而反映在越趨親民的價格上。

我家寶貝目前6個月多,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吃副食品,我發現在寶寶很早開始就不是很喜歡太水太稀的口感,所以我一般都會打比較稠一點給他吃,但開始想嘗試給他顆例一點的(有試過將馬鈴薯不加水打到剩大小不一個顆粒)他又好像不太能接受,會作嘔,想要開始給吃看看寶寶粥,因為自己的廚藝太差只能考慮市售,然後我買到還不錯的常溫粥,可以存放比較久,口感也比較適合寶寶,有時候我也會加一些自己煮的冰磚或白飯調整顆粒感,我也會常常換不同的口味讓寶寶嘗試,現在很多店家都有試吃的活動,媽咪們可以申請來給小孩嘗試看看。像我家寶寶喜歡吃滑蛋牛肉粥,牛肉含豐富的蛋白質及鐵質,鐵質可預防貧血,對寶寶的智力發展也極為重要;嬰幼兒時期若缺乏鐵質,對未來認知發展及學習會有不良的影響。滑蛋牛肉寶寶粥所含的鐵質吸收率也較高,對食量不大,且食物的種類攝取也不多的寶寶來說,真的是寶寶補充鐵質的良好來源。蛋黃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也含有卵磷脂,對寶寶大腦發育很重要,還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幫助保護眼睛健康。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