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一嬰兒副食品定要注意!婦科名醫鄭丞傑今天在臉書發文寫道,《今天我救了一個人同時殺了一個來不及長大的胚胎》。
鄭丞傑表示他心情沈重,因為他收治了一位38歲的女性,這名女性上週五到他門診,「主訴懷孕七週,日前寶寶粥去某大醫學中心產檢,醫師幫她做她生平第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有子宮頸腺癌1B1期」。
鄭丞傑說,這位女性已經排定本週末要舉辦結婚典禮,喜帖都已經寄出去了;「經過門診諮詢,我給她幾種選擇並分析各種的利弊,加上家庭內反覆討論之後,她決定手術切除,喜宴也不辦了,好可惜。」
很多人常常會問說寶寶副食品應該要怎麼吃呢?一般來說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液體食物泥,第二階段為半固體副食品,第三階段是固態食物!食材包含了菜、蛋、肉類,不僅營養均衡,還能讓寶寶嘗試多樣化的食物,降低日後對食物過敏的機會。原則上建議四個月時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因為此時光靠母奶或配方奶粉的攝取,慢慢趕不上生長的需求(特別是鐵、鋅、蛋白質、維生素方面),有必要開始添加副食品來補充額外的營養素。4個月開始,建議可按副食品時間表這樣給予:穀類(米精、麥精、十倍粥)→蔬菜→水果→豆類→肉類→蛋類,食物質地則是液態(半流質、泥狀、糊狀)→半固態(質地粒子小但仍偏泥糊狀)→固態(塊狀)。另外美國小兒科醫師建議寶寶的第一個副食品是全脂優格,不但好吞嚥也有滿滿的寶寶副食品益生菌對寶寶腸胃很好!副食品開始增加到一天兩餐時,早餐吃完後我會將買來的無糖全脂優格先退冰一下再加入水果(藍莓、草莓、蔓越梅等等)一起使用攪拌棒打碎,馬上就變成水果優格了!酸酸甜甜小寶貝都超級喜歡的。
這讓鄭丞傑,政府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已經近1/4世紀,至今仍然有這麼年輕的知識份子從未做過抹片,把自己逼入近乎絕境,未免太不愛自己了…
很多人問我說寶寶粥的狀態要怎麼去作調整,基本上初期都是從糊狀的十倍粥開始餵食,相對來說也會比較稀一些,但是等寶寶習慣一點之後就可以調整成七倍粥,到五倍粥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顆粒感作成軟米飯,因為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習慣不同,媽咪們最好要自己觀察自的寶貝的副食品,大部分的寶寶粥產品都會標示適合的月齡作為購買的依據,一般常見的寶寶粥有分為國內或海外製造的商品。對於國內製造的寶寶粥,因為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標準,可以讓媽咪們都能夠安心地購買食用。我自己也都選國產的寶寶粥為主,那至於海外製造的寶寶粥,媽咪們必須要由自己檢查是否有中文說明並且確認成分,因此建議盡可能選擇國內製造商的寶寶粥較有保障。此外,有些寶寶粥還有註明了使用哪些大品牌的有機米。對於這些有具體說明的安全食材也比較能夠讓媽咪們更安心。